莫斯科战役,苏军大反攻为什么只推进200公里?不能一口气将德军赶出苏联吗?
从战略上来看,苏军在莫斯科的大反攻具备现代机动作战的所有特征,运用德军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经典钳形攻势对德军发起了反攻,矛头直指德军两翼的装甲集团军脆弱的突出部防线,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两翼发生崩溃,最终迫使中央集团军群全线发生动摇。不得不承认朱可夫的进攻计划无可挑剔,而且时机恰到好处,正好在德军刚刚耗尽了兵力兵器而不得不停止进攻时发起了反击,德军缺乏弹药、食物、燃料、预备队等一切,但是结果苏军是虽然击退了德军,但始终未能歼灭德军有生力量,没能将这场反攻发展成为战略上的胜利。
同后来苏军发起的一系列大规模战略进攻相比,莫斯科反攻中苏军最大的弱点就是没能组建一支强大的纵深突击力量,进行深远突击,如后来那些强大的坦克集团军等快速部队。1941年冬季苏军虽然能突破德军的防线,但是深入程度不足使前线的德军发生崩溃,反而让德军临时组建的预备队所击败,狭窄的突破口也让苏军无法将大量的补给运入其中,维持进攻部队的突击能力,这些脆弱的补给单位很容易遭到德军侧翼的打击。
1941年苏军机动部队大多是骑兵军和小型的坦克旅或者是两者的混合部队(骑兵机械化集群),骑兵部队尽管行动迅速,但是缺乏必要的重火力,无法对德军坚固设防的交通枢纽发起正面的打击,只能起到袭扰作用,一旦强大的德军装甲部队赶来,这些苏军骑兵部队便只能退入森林,作用非常有限。而苏军坦克旅虽然具有较强的突击能力,但由于编制实在太小,持久性太差,在突击中很快便因过重的损失而失去进攻能力。1941年苏军的快速部队规模太小,无法像德军装甲集团军那样实施深远而又决定性的打击,苏军很快意识到这一弱点,在战争的第二年开始尝试组建更加强大的坦克军和坦克集团军。
苏军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攻坚能力的不足,为苏军步兵提供火力掩护的炮兵数量不足,弹药也很少,无法像后来那样进行空前的炮兵火力支援。缺乏重火力的苏军在对付德军坚固的支撑点时显得非常无力,损失也很大,苏军不得不选择绕过这些难以攻克的支撑点,但是这些支撑点往往都是道路的交叉点,苏军的炮兵和后勤补给单位却无法绕过,从而使苏军无法做进一步的扩张,对德军实施广泛的合围。许多情况下,苏军可能包围了德军一个师甚至一个军,但是却无法吃掉他们,使得德军能突围而出或者被增援部队解围,这些都说明1941年的苏军没有歼灭德军重兵集团的能力和实力。
在莫斯科战役中的1941年12月5曰,苏军左朱可夫指挥下,进行了大反攻,反攻持续到转年3、4月份。可最远只推进了三百多公里。而为什么不一囗气将德军赶岀苏联呢?先来看看,在苏军大反攻前,德军的状态如何。希特勒在1941年9月5曰,下还了第35号作战指令—代号“台风”的进攻莫斯科的命令。莫斯科战役从9月30曰开始,到苏军大反攻时战役已进行了两个月多了。而法国战役真正进行了才三十九天。所以,此时的德军按常规作战标准来看,是该进行休整的。并且,德军处在,饥不择食寒不择衣的窘境下已有一段时间了(德军已是缺兵、缺装备、缺物资的三缺状态),就更需要“坐下来,喘囗大气”了。也就是说,此时的德军(不仅是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还包括北方、南方集团军群)已到了进攻的“天花板”、顶点了,已无力进攻了,打防御战都很困难。这从苏军刚开始反攻,德军三个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均向希特勒提岀了撤退的要求中来证明。再来看苏军参与反攻的部队,许多都是生力军,并且苏军为反攻做了许多准备,所以苏军的状态比德军好的多。而苏军为什么反攻只推进了三百多公里呢?苏军先是抓住了德军已是强弩之末的有利时机,并经过必要的准备后,进行了成功的反击。但到反攻的末期,苏军又处在了德军先前的处境,战线过长(从补济的角度来看)使补济越来越困难、人困马乏,兵力不足等不利局面,还有气侯转暖,道路也越来越泥泞了,这又增加了运输困难。反攻推进二、三百公里后,苏军也达到了进攻的顶点了。至于,不将德军赶它苏联呢?简单地说,苏联、苏军当时根本不具备将德军赶岀苏联的能力。这个时刻,要到1944年底才会到来。因为这个时刻是在苏联、苏军具备了强大的实力和有力的外援,以及欧洲战场局势的全面的转变时才会出现。
在莫斯科战役中,德国军队本来是有希望打下莫斯科的,就在他们士气高涨的时候,竟然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寒流,有部分士兵死在了这场寒流中,并且很多士兵每天都饥寒交迫的!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点就是,德国的武器也出现了问题,有的武器失灵了,而有的武器则直接报废了,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德国军队措手不及,并且军队的战斗力直线下降!就在这个时候,苏联发起了大反攻,但令人感到疑惑的是,苏联的大反攻只向前推进了200公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苏军对于这种恶劣的天气是有对策的,他们早已习惯了国家的种种气候,并且这个时候他们得到了远东战略部队的增援,所以他们一鼓作气扭转了战局!德国的指挥官看到当下这种战况非常的着急,他知道如果此时不后退的话,那么军队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因此他就下令让军队快速撤离!
接下来,苏联发起了大反攻,德国的军队撤到了200公里的位置,然后苏军就没有继续推进了!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个位置是德军这次攻占莫斯科行动的出发点,所以在这一条线路上面有很多的物资,武器装备弹药都是非常充足的,德军一旦到达了这个位置,就可以依靠这儿的物资来让军队的战斗力恢复!德军的士气虽然有些低落,但是他们的战斗素养还是较高的,反观苏军,苏军虽然扭转了战局,但是他们此时已非常疲惫!德军就算是撤退也留有后招,他们在撤退时还不忘一路设埋伏,苏联在反攻时累得气喘吁吁的!所以德军仍然给苏军造成了非常大的杀伤,令对方的进攻变得越来越缓慢。
其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苏军根本就不想和德军正面交锋,他们之所以发起反攻,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们要解决当下被包围的困境,若是这种战况不能够扭转的话,那么莫斯科迟早落入德军手中,所以当苏军完全脱离了包围圈之后,他们就不会再乘胜追击了!更何况依靠苏军的实力,能够反攻到200公里左右的地方,已经是他们进攻的极限了,这个时候苏军和德军都非常的疲惫!德军建立了非常坚固的防线,而苏军也急需人员和武器的补充,所以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双方军队都不会有大的动作的,而苏军自然也不会选择继续追击。
德军在这次作战当中损失了很多的士兵,国内已经没有军队可以过来支援了,所以希特勒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请求仆从国的援助,希特勒开始去其他国家借军队,匈牙利和罗马尼克等等国家都纷纷支援德国。德国一共笼络了52个师,这52个师占据了苏德战场的1/4的兵力。不过对于德国的将领来说,这些军队都是不中看不中用的,他们的作战能力比本国的军队差很多,而且素质也令人瞧不上!这些借来的军队实力差确实令人头痛,但这并不是最大的麻烦!最大的麻烦是有一些国家之前有过摩擦,军队也是水火不容的,使用军队的时候不能够把他们放在同一个战场上!比如说,之前有冲突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军队!但尽管如此,德国也不得不接受这些军队,因为当下情况紧急,如果没有这些军队的话,那么德国的兵力将会严重不足。
苏军大反攻,虽然没有把德军彻底打趴下,但是德军已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了,所以就算苏联不继续推进反攻,当下的情况也够德军喝一壶的了。更何况如果继续反攻的话,那么苏军也会因此受到重创,甚至可能会造成战况的再一次变化,因此苏军便选择了适可而止,不继续反攻是非常明智的。
德国入侵苏联
1941年6月,德国悍然对苏联实施“巴巴罗萨”计划,三大集团军群携大批坦克、装甲车、飞机迅速侵入苏联境内,至当年12月份,德军俘获的苏军士兵已经超过了240万人,德国上下士气大振,并因此认为击垮苏联指日可待。不过,事情的发展出乎人意料。
德军入侵苏联
事实上,就在德国上下欢呼雀跃的时候,苏联方面却早已酝酿了反攻计划。1941年11月29日,苏联西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向斯大林亲自做了汇报,后者当晚便下达了反突击命令。可笑的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12月4日依旧得出了苏联没有能力展开大规模反击的结论,由此可见,德国人当时自大到了何种地步,而苏联红军随后的确开始大规模反扑,其加里宁方面军第30集团军率先向德军阵地发起攻击,紧接着,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两翼均受到苏军打击。此时的德军受自身国力与特殊的气候条件所累,只得被迫撤退,几天后,古德里安下令德军原路返回,而希特勒更是下令让所有德军部队转入防御状态。
古德里安
德军全面龟缩,苏联趁机大举收复失地,整个12月期间,苏军先后解放了罗加切沃、克林、卡卢加等多座重镇,1942年1月份,德国又失去了莫斯科北部的加里宁地区,德军前线部队撤退至距离莫斯科100到250公里的地方,此后,苏德双方各有胜负,直至1942年4月,前线德军与莫斯科的距离也没有超过350公里,苏联既然已经开始大举向德军进攻,为什么不干脆将所有德军部队赶出国境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苏联的大规模反击并未大量歼灭德军有生力量,苏军高层信心不足。
1942年4月,德军部队的确远离了莫斯科,但苏军采取的军事行动一共才造成50万德军士兵伤亡,反观苏联自身,却有70万士兵被伤或被俘,因此,莫斯科保卫战赢得重大战略胜利不假,但在战术方面,我们很难承认苏联技高一筹。这种情况下,苏联对德国仍然缺乏一战到底的勇气,前者当然不急于对德军穷追猛打了。
德军士兵
第二,希特勒强人做派,德军撤退有序。
苏军发起反攻的时候,德军的确是强弩之末,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军失去了最起码的战斗力。为了稳定军心,希特勒亲任陆军总司令,甚至连古德里安这类高级将领都被其免职,基于此,德国上下对希特勒均言听计从。元首训令:“任何人都不能在没有既设阵地的情况下擅自撤退,在哪个位置跌倒,就得在哪个地方打回去”,这种情况下,所有德军部队在撤退时都非常有序,他们将入侵苏联时的所有补给线全部变成了据点或要塞,与其说德军在撤退,倒不说他们在战略转移。因此,即便苏军大举反攻,面对德军时,他们也是在攻城拔寨,后者显然不是一溃千里。
标签: 莫斯科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