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怪坡”现象是什么原理?
沈阳怪坡是沈阳比较出名的一个4A级景区,而它的主打卖点就是一段长80米,宽25米的怪坡。
之所以被称作怪坡,是因为这个坡段虽然看起来是上坡,但如果你骑自行车上去的话,车子可以不用蹬就往上坡滑行。
景区设立有自行车体验道,去玩的人可以体验一下“向上”滑行的感觉,不过应该是要收费的吧。
但是关于沈阳怪坡出现的原因,现在竟然在网上找到的都是说这个地方“重力位移”,以及什么“磁场作用”。
“重力位移”大概意思就是重力在这个地方不太均匀,导致高处的地方重力反而更大了,所以物体向上滑行;至于“磁场作用”,我只能表示自己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能够影响到宏观世界且不带电物体的运动,不知道会是什么磁场。
不过,能创造出“重力位移”这样的词语,想必试图解释沈阳怪坡的人也是有点文学功底的,只是科学、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点弱。
其实,即便重力在这里真出问题(当然这不可能发生),如果它真的是上坡的话,自行车也不会向上滑行,因为还要考虑坡度带来的阻力。
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那肯定是别有用心,这里我就不深入了。
我只想说,沈阳怪坡只是一种视错觉而已,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被眼睛欺骗了。
类似沈阳怪坡的坡段其实非常多,我知道在中国出名的至少就有10个,它们可能都是一些景区的附带观赏点,但很少作为主打卖点。
这种怪坡产生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只要做到几点,就可以制造出来一段“人造怪坡”。
首先,要有一个足够长且带有坡度的道路,可以不是连续延伸道路,但一定要让眼睛看起来足够长。
其次,在这个带有坡度的道路中间设立一个不是很长且反向的坡度。或者说在持续下坡的中间弄出一小段上坡路段。
为了便于理解,我用画图工具画了一个“怪坡图解”(如上),BC路段便是怪坡所在路段。
但是要让怪坡形成这样还是不够,它还需要第三个条件,那就是BC——怪坡路段一定不能太长,坡度也不能太大,必须确保观察者在B点可以看到CD之间一个真正在下方的参照物。
有一个面包车司机,名叫屠春明。1990年6月初的一天,他正驾车行驶在沈阳市新城子区清水台镇寒坡岭附近的一段山路上。当他把车停在一个小山坡底部,摘档熄火,跳下车去时,不料遇到了怪事:车竟自动地从低处停车的地方)向高处(山坡顶部)冲去,一直冲出60多米远,后来车的后轮碰到一块大石头,车才停下来。
这件怪事传出去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怪坡”,并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东北工学院的几位教授、学者认为:汽车自动上行,有可能是磁场作用的结果。该院的一位物理学家则认为这很可能是“重力位移”现象,根据万有引力学说,物质结构的密度越大,引力越强,在坡顶端地下,很可能有一块密度很大的巨石或空洞。
但是,沈阳地矿研究所、沈阳勘察测绘院以及沈阳化工学院的专家、学者否认了“磁场说”和“重力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视觉差”现象。由于“怪坡”三面环山,视觉参照物复杂,人极易受视觉参照物影响,感觉高的地方低,低的地方高。
这种情况在沙漠地区测量时常常遇到。沈阳化工学院物理教研室王俊德等人到现场做了试验,他们把水倒在“怪坡”上,结果水
向坡顶流去。自古以来,只有水往低处流,这说明坡顶一定低于坡底。
他们用水平仪测量,结果发现坡顶低于坡底1米。铁岭市政公司张目等人也到实地作了测量。他们于1990年7月10日在“上坡”方向40米路段上,每隔10米选定一个点,用塔尺逐点实测高度,结果发现坡顶比坡底低1.34米。
“怪坡”两侧是沟壑,越往西延伸越开阔,也越低下。这种环境和地势就反衬出坡顶朝西往上翘起,使人们产生错觉,把低处
误认为是坡顶了。生活经验使人们习惯以地面为平面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因此,就容易产生视觉错误。
如今,“怪坡”已被当地开发为旅游景点,不仅路过的司机要亲自在坡上“试”车,其他参观者也都要骑上景点预备的自行车,亲自领略一下“怪坡”的怪劲儿。
1992年3月15日上午9时许,日本东京广播公司北京支局4名记者专程来拍摄“怪坡”的电视片。他们通过驾驶汽车、骑自行车、抛掷地滚球、用指北针测定磁场方位等办法,证明了这一奇特现象的存在,并详细拍摄了试验的每一个细节。他们边拍摄边说:来时还有些将信将疑,如今身临其境,感到实在是太奇妙了。这真是一个极有开发价值的旅
游资源。
标签: 沈阳怪坡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