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你要如何教育你的孩子?
陈词滥调就不说了,先讲个故事吧。
我怀小的时候,为了让老大能适应有弟妹后的生活变化,就常给他唠叨:有弟弟妹妹后妈妈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你了,你要学着自己睡,自己穿衣服。同时锻炼他独立生活的能力。看他每次都乖乖地听着,学着,我以为自己这预防针效果不错。有天晚上,我让他回自己屋该睡觉了,他听了默默地走了,到门口时回头问:“妈妈,是不是有小baby后你就不爱我了?” 听到这句,我无比吃惊,立即上前抱住他,给他解释:“妈妈一直都会爱你的,巴拉巴拉” 。然后我开始反省自己教育孩子上曾今的一厢情愿,自以为是。
家长老师往往以自己的立场出发,传授给孩子一堆的信息,可是孩子从他们的理解出发,接收到的信息未必就是我们想教给他们的,不要想当然,所以,我们一定要谨言慎行,多和孩子沟通,多反省自己,以便及时地发现偏差,调整自己言行。
1. 当我们命令孩子要收拾整齐自己的屋时,我们以为是教孩子做个勤快,整洁的人,但孩子可能得到的感受是:像大人那样强大有控制权,就可以自己不干而指使弱者;
2. 当你对孩子说:“看那XXX钢琴弹的多好呀,你也要多练习才能弹这么好。” 我们以为这是鼓励孩子要努力,但孩子心理想的可能是:“妈妈都不表扬我,是不是觉得我就是不如别人?”
3. 当我们和孩子唠叨:“你现在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事不用管。”我们以为这样为孩子无条件的付出,可以让孩子心无旁骛地专于学习,但孩子的理解可能是:所以我成绩好都是我自己的努力的结果。成年后更是觉得自己今天的成就是源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而不会有什么感恩的心。
4. 看网上一帖子,孩子因为偷改试卷被同学喊小偷时,妈妈为安慰并支持孩子而对他说:“下次他们再喊你小偷,你就和他们说你没有偷钱不是小偷,如果发现你偷钱了,告诉他们妈妈可以十倍赔偿。” 这位妈妈有没想过孩子听完后学到的是什么?不是妈妈对他对信任,而是我做错事不用自己负责,我妈可以给我兜底,“我妈是李刚!“
5.如果送孩子上学路上因为助人而迟到,不用担心孩子会因此学会不守时,相反他会懂得帮助一个有需要的人而迟到一会儿比守时更重要。
说是有一只新领养的猫,想出门就用爪子扒沙发,主人看到猫抓沙发很生气就把它拎到屋外以示惩罚,从此那只猫每次想出门就抓沙发。
教育孩子切莫想当然,多体会下孩子的感受。
标签: 丹阳教育信息网